首页

跪在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3 03:29:49 作者:山西省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 浏览量:82858

  3月底,中美航线有望大幅增班。

  当地时间2月26日,美国交通部发布最新通告,自2024年3月31日起,允许中方航司每周执行50个中美直航客运往返航班。

  目前,中美之间的航班在依据2023年11月中美双方的通告执行,即中美航司都可以最多执行每周35个往返客运航班。

  不过,3月底的增班后,中美之间的航班量依然远小于疫情前的每周约300班。

  哪些航司可以增班

  根据美国交通部的通告,允许自2024年3月31日起,中方航司每周执行最多50个中美直航客运往返航班。

  通告中认为此举是2024年北半球夏季中美航班正常化的重要一步,并期待与中方进一步合作。

  按照对等原则,美国航司也将被允许最多执行每周50个中美直航客运往返航班。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美实际执行的航班量是每周66个航班,其中中方航司执飞35个,美方航司执飞31个。也就是说,美方航司尚未用满去年11月获批的额度。

  目前中方航司正在执飞美国的主要是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川航、和厦航,预计这些航司都会提交增班申请,而在美国交通部的最新通告中,此前曾执飞过中美航线的首都航空也可以提交航班申请。

  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不能飞越俄罗斯领空的要求和航司收益,美国的西海岸将是增班的重点,包括旧金山、洛杉矶等。预计未来几天中方航司就会提交增班申请,从而有利于暑假中美票价的下降。

  而随着中美航班的增加,此前居高不下动辄上万的中美航线票价已经回落,尤其是价格洼地洛杉矶和旧金山。

  大幅增加航班难在哪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民航局年度工作会上,民航局长宋志勇就曾明确提到,要推进中美直航航班大幅增加。

  目前,中美之间的航班量依然远少于疫情前,并且恢复速度也远慢于亚洲和欧洲国家。

  根据航班管家的数据,今年年初,中美之间的航班恢复率只有20.1%,中欧恢复率已经达到84.1%,中国到英国,中东等的航班量则已超过了疫情前。

  除了审批节奏的影响,中美航线的恢复速度也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多位行业内人士就对记者透露,目前美国航司的飞行员以及空管等人员配备依然未能恢复到疫情前,此外,美国航司要执行中美航线,仍不准飞越俄罗斯领空,绕开俄罗斯领空飞行,也将增加不少飞行成本和盈利压力。对于美国航司来说,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选择执飞更多更容易赚钱的欧美航线,相较于增加中美航班,对他们来说或许更有利可图。这也是美国航司尚未用满目前的增班额度的重要原因。

  对于绕开俄罗斯领空所带来的飞行时间和成本的增加,民航数据分析师李瀚明对记者分析,往返华东和华南的美西航线基本可以基本不受影响,华东和华南的美东航线去程也不受影响,回程需要绕路10%左右,华北的美国航线则需要多飞约一个京沪线。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白皮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

自今年8月28日起,为方便游客沉浸式感受河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魅力,国铁集团郑州局开办了“郑州+洛阳+开封”旅游计次票。此次中秋小长假,赏月、游园等“中式夜游”将成为旅游亮点之一。国铁集团郑州局计划增加管内开封、安阳等热门方向临客3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4.5对、普速7.5对,并持续开办“郑州+洛阳+开封”旅游计次票业务,让旅客乘坐高铁穿越千年、行走中原,寻觅不同朝代的中秋韵味。(完)

习言道|信息支援部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

“经过政府统一开发的旅游村,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又能给游客提供方便,我肯定要来看一下。”赵子恒说,“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完)

2024年京津冀环渤海人才交流洽谈会在天津举办

2022年度东莞市茶山镇经济发展局部门决算》显示,该局主要承担发展和改革、外事、工业和信息化、科学技术、商务、军民融合、金融等工作。负责拟订辖区内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机构设置和级别等资料暂缺。

芜湖市委书记宁波,随机抽查假期值班值守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这让身处会议现场的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司长俞建良觉得方向更明、责任更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以群众关切为‘晴雨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入细致的作风做好为民服务工作。”

全国无大范围雨雪天气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国家电动汽车电池及充电系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2018年9月获批筹建以来,开展了动力电池关键参数量值溯源、电池一致性等测试评估,通过深入开展计量测试技术方法研究,率先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远程计量”,并建立充电桩计量大数据平台,接入超过12万台充电桩,通过计量数据实现了充电桩计量工作模式的创新转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